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资本市场的“野蛮人”姚振华,这次遇到了大麻烦。
姚振华再一次失去对中炬高新的控制权。近期,中炬高新疑似全面清理“宝能系”四位董事。7月19日,姚振华去中炬高新总部竟被保安拒之门外,经过多方沟通,最终仍未被放行,可见“宝能系”被中炬高新清理已是事实。
(资料图)
姚振华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纵横资本市场多年,最终却败在了保安手上,视频中姚振华愤愤不平地怒斥道“是谁让你们这样做?你们两个实话实说就行……我从来没见过能够乱到这种程度,这是在大湾区,营商环境最好的地方!”这段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批评声此起彼伏。
7月22日,中炬高新副总经理秦君雪带队试图换掉保安队未果,宝能系和中炬高新上演了一出跌宕起伏的“内斗”。受此影响,中炬高新股价波动较大,由7月7日的37.49元,跌至26日收盘的35.55元,跌幅近6%。在7日公告后,股价出现了5连跌的惨状。和去年9月82.40元的高点相比,不到一年股价跌去了57%,市值蒸发近370亿元。
有观点指出,姚振华是资本市场的超级玩家,在经营公司上并不擅长,但在资本运作上却被视为顶级高手。
在资本圈内,姚振华被称为“平头哥”,是因为即便是万科这样的巨无霸他也敢于硬刚,巅峰时身价达1150亿元,位列全国富豪榜第四名。在他的主导下,先是有宝万之争,后有宝格之争,再到宝火之争,这些无一不是从资本运作入手。
2015年的姚振华意气风发,在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宝能系在A股市场中几乎到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地步,因有资本加持,姚振华不计成本地大肆买入上市公司,一度高达8家,其中包括万科A、中炬高新、华侨城、南玻A等知名A股上市公司。在姚振华的一系列运作下,其持股比例很快都超过5%,成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
众所周知的宝万之争,姚振华一度把王石逼上绝境,被王石痛批“不配成为万科大股东”,虽然在长达两年的鏖战中,野蛮人最终未能控制万科,股权之争铩羽而归。但姚振华又瞄上了格力,2015年12月,姚振华通过子公司深圳市宝能创投投资有限公司,拟以超过300亿元的价格收购格力电器的股份。如果此次收购成功,宝能集团将成为格力电器的第一大股东。被董明珠怒斥为“破坏实业的罪人”,将“成为历史罪人”。连续打万科和格力的主意,姚振华引来诸多质疑。
当时时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表示“我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有媒体指出他的这个表态针对的就是姚振华,在董明珠的强势反击下,在相关政策的限制下,姚振华入主格力的计划再次泡汤。
姚振华并未因两次失手而罢手,而是继续大搞资本运作,最终成功拿下中炬高新等多家上市公司实控权,构建起横跨多个行业的商业帝国。2022年前海人寿通过旗下保险产品合计入股24家上市公司,对应市值超过144亿元。南玻A为前海人寿持股比例最高的公司。姚振华依然在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
这次让姚振华再次遭遇滑铁卢的是中炬高新,在宝能系进入之前,其实控人是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妥妥的国资背景。2015年的营收近30亿元,净利润近3亿元。是不折不扣的优质企业。姚振华在万科和格力方面的“贪婪”表现,让前实控人从开始就对其较为排斥,两位大股东之间一直明争暗斗。
2021年8月,中山火炬工业联合会以20年前的土地协议纠纷为由,将中炬高新告上了法庭,20年前的案件此时才上告,摆明了是为了组织宝能系出售中炬高新地产子公司,且中山火炬工业联合会与二股东火炬集团为相同实控人。具体来看就是20多年前,火炬集团还是中炬高新实控人时,曾向中山火炬工业联合会出售一块土地,收款后并未交付,有意思的是,这20多年火炬工业联合会都不讨要,偏偏在宝能系出现大动作时,站出来讨要,直接打乱姚振华的计划。
不可否认,火炬集团的釜底抽薪很有杀伤力,法院查封了中炬高新持有的房地产子公司中汇合创的股权,中炬高新因此无法推进出售计划,被迫搁浅,进而引发后期一些的股权争斗。从目前争斗的情况来看,姚振华再次落入下风,面临被清洗出局的风险。
2015年上半年,宝能集团借道前海人寿大势买入中炬高新,成为大股东。前海人寿及一致行动人持续增持中炬高新,于2016年10月拿下中炬高新24.92%的股权,超越火炬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2018年9月,前海人寿将所持股权让转给中山润田成为让姚振华正式成为了中炬高新的实控人。
姚振华成为实控人后,火炬集团并不服气,一直通过各种资本手段回购股权,而宝能系也确实不争气,大量资金缺口让其不得不不断抛售减持股份,截至2023年一季度,火炬集团及一致行动人持有中炬高新14.66%股权,为第一大股东,宝能旗下的中山润田持股13.75%,已经降至第二大股东,姚振华失去实控人宝座。随后因宝能资金压力,中山润田遭多次减持,截至6月7日,中山润田持股仅为9.42%,甚至还有部分持股已经进入司法拍卖进程。
有业内人士指出,姚振华在中炬高新股权上失去控制权已成定局,他大闹中炬高新总部,只是心有不甘的一种表现。
据7月25日中炬高新发布的公告来看,被董事会罢免的几位高层均为姚振华的亲信,为宝能系在中炬高新的高层力量,随着这几位宝能系的被罢免,中炬高新又新任命新的高管。代表宝能系利益的4名董事遭到罢免,火炬系提名的4名董事中的3名当选,中炬高新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席位由6位降至5位,至此,火炬系拿下中炬高新董事会的全部董事席位(独立董事席位除外),这一决议被众多专业律师解读为合法有效,姚振华反制亦无力扭转“战局”,至此中炬高新全面掌控局面。
“姚振华有着极强的冒险精神,在可能的范围内,采用了极力加杠杆的方式,来捕捉商业机会和放大收益。但在加杠杆的同时,也放大了风险。经营环境变化、政策调整乃至领导人决策失误,都会放大自身风险,并导致企业深陷困境。”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他对姚振华从中炬高新出局并不意外。
03 姚振华害了中炬高新?
如果按资本市场的常理来看,资本进入企业,大部分企业是欢迎的,毕竟巨额资本的加持,可以让企业有更好的未来,资本也正是看重未来能获得更多回报,可以实现长期收益,才会入主,比如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长达几十年,并不参与管理,对实控人毫无兴趣,每年只是领取定期巨额分红,这种长期可持续的收益也是一般资本的普遍做法。
但姚振华并不是普通资本玩家,他只想成为企业实控人,无论是万科还是中炬高新,必须成为实控人,为此不惜砸下巨资。一旦成为实控人他就开始排除异己,扶持亲信。以万科为例,姚振华在宝万之争就曾要求罢免王石、郁亮等万科资深老人,导致万科股价一度暴跌超过30%。他这一套几乎直接复制在中炬高新身上。
投资人史保刚认为,姚振华上来就想干掉创始人,显然不是为了做大做强企业,也不是为了改变企业经营策略,而是方便自己快速掏空企业走人。“企业创始人及原始老人,对企业经营以及业内有极强的号召力和资源,姚振华换上的亲信几乎都是外行,对企业经营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事实也是如此,2019年姚振华成为中炬高新实际控制人,这一年中炬高新的营收为46.75亿元,同比增长12.20%;净利润7.179亿元,同比增长18.19%。而在此前一年,营收增幅为15.53%,净利润增幅为34.01%。再往前一年的2017年,中炬高新的营收增幅为14.29%,净利润增幅为25.08%,可见自姚振华入主中炬高新后,其营收和净利润增幅均有明显下滑。
2021年中炬高新总营收51.16亿元,同比下滑0.15%,净利润7.42亿元,同比下滑16.63%。2022年疫情平稳后,中炬高新营收有所增长,全年营收为53.41亿元,但净亏损5.922亿元,作为国内调味品市场的二哥,出现巨额亏损,也引来业界一片惊呼,创下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对此中炬高新解释称计提了11.78亿元预计负债,导致当年净利润由盈转亏。同期海天味业的营收达256.1亿元,净利润高达61.98亿元,可见并非市场环境所致,而是经营不善和内斗所致。
最新业绩预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还将有14亿元左右的巨额亏损。一大原因是法院在6月判决中炬高新败诉,中炬高新需向工业联合会返还土地转让款995.96万元并支付19.19亿元土地增值溢价。
姚振华进入中炬高新后一直掌控财务基本面,但从2018年到2022年,营收由41.66亿元增长至53.41亿元,总营收增长为28%,毛利率从39.12%跌至31.7%,负债率却由34.02%提升至44.33%,提升超过10个百分点。因忙于内斗,中炬高新这几年产能只提升了15万吨。
以海天味业为行业对比,海天味业2018年营收为170.3亿元,2022年为256.1亿元,总营收增幅超过50%,资产负债率由2018年的31.06%降至2022年的21.07%,负债率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产能提升了84.4万吨。此消彼长,说明中炬高新在姚振华治下的迅速衰落。
宝能集团此前是中炬高新、南玻A等多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有的还是控股股东,但宝能集团从2020年开始陆续爆发流动性危机,不断被动减持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目前控股股东身份已所剩不多,截至今年一季度,只有南玻A。财报数据显示,前海人寿持股约21.18%,为南玻A第一大股东兼实控人。
同时,宝能集团还持有南宁百货18.85%的股份,虽然表面上为最大单一股东,但低于南宁市国资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宝能再次败给了国资。持有华侨城A 7.39%的股份,远低于第一大股东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的47.01%;持有韶能股份6.84%的股份,低于第一大股东韶关市工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14.44%,仅高于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1.54%,为前五大股东中倒数第二。
曾经依靠“野蛮入主”实现掌控的诸多上市公司,正一个个脱离姚振华的掌控,而随着宝能集团资金压力的加剧,姚振华掌控的宝能集团名下已有77条被执行信息,117条限高信息,30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合计被执行总金额近400亿元。在超过千条的司法风险中,宝能集团作为被告的占比高达87.8%,这样占比在正常企业中并不多见。
2022年,姚振华本人涉及的执行案件高达25起,其负有连带担保责任的债务金额合计高达350.84亿元,中山润田三笔数额较大且到期未清偿的债务合计达21.5亿元。其中宝能系旗下重要的融资主体钜盛华,2021年净亏损115.23亿元,当年末逾期债务已经达到375.04亿元。2021年末共有349.21亿元逾期借款,融资及对外担保等诉讼事项涉及本金及利息金额550.02亿元,共有14支存续债券,债券金额约118.28亿元,其中7支处于“展期”。
截至今年7月,仅深圳钜盛华被执行总金额就达300.59亿元,姚振华被限制高消费132次。可见宝能集团面临的危机之大,姚振华只能通过减持来缓解压力,进一步溃败是必然的。中炬高新的溃败,或许只是拉开了野蛮人溃败序幕。
姚振华被自己实控的公司保安拒之门外,让人想起他曾经让保安将上门讨薪的员工拒之门外的情形。但从资本运作来看,姚振华并不亏本,2015年宝能系举牌进入时14元/股至22元/股的成本价,如今中炬高新的股价虽有大幅缩水,却也维持在35元/股左右,姚振华在“搞垮”中炬高新的同时依然还是赚了一笔。
但是,曾经那个在资本市场大杀四方的姚振华遭遇滑铁卢,或很难再有翻身的机会。
标签:
下一篇: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