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庭金融资产的纵横剖面

2023-07-27 21:09:24来源:国际金融报

日本央行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日本的家庭金融资产升至2043万亿日元,创出历史新高,而且日本家庭金融资产已连涨三年。2020年,日本家庭金融资产余额首次站到1900万亿日元之上,次年底膨胀到2023万亿日元的创纪录水平,之后受疫情影响在2022年出现小幅回落,但今年前3月一举扭转跌势,且再次突破前期历史峰值。

家庭金融资产是指由现金、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养老保险以及信托投资等形成的金融产品组合。就品种结构而言,储蓄存款占到了日本家庭金融资产的%,并且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即便是日本央行长期实行零利率甚至负利率,哪怕是股票、债券等风险类资产出现持续走牛行情,也未能改变与动摇日本家庭对银行储蓄的钟爱以及异常稳定的专注,正是如此,现金储蓄在过往30年日本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中一直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权重。


【资料图】

除对现金存款保持着强烈偏好外,目前日本家庭金融资产中保险、养老金和标准化保障的占比为%,这样,日本家庭金融资产中无风险资产的比例达到了%,相应的,股票投资仅占11%,投资信托更是低至%。必须强调的是,日本家庭仅在上世纪80年代泡沫时期股票投资配比超过了20%以上,泡沫破灭后的30多年中,日本家庭部门对股票投资的占比一直稳定在10%左右。另外,日本央行自2016年开始实施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压低国债收益率的同时也使二级市场国债价格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赚钱效应,尽管如此,日本民众的参与率与入场率也不高,更多的是选择紧紧地捂住自己在银行的储蓄钱袋子。

日本家庭之所以高配无风险金融资产尤其是储蓄资产,首先与日本政府所主张的金融制度安排高度相关。“二战”以后,为了拉动工业发展,日本政府建立了以银行为中心的“护送船团”式金融体制,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居民储蓄运动”,鼓励居民增加银行存款,并推出了免除存款利息税等系列优惠政策。其结果是,在20多年时间内快速实现工业化的同时,日本居民的存款储蓄习惯也从此养成。不仅如此,长期的储蓄政策引导基本等同于无风险投资意识的反复熏陶,造成了日本居民所拥有的市场化金融知识相对不足,至今仍有高达75%以上的家庭不参与股票投资。而对于为什么不持有股票,日本证券交易商协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家庭回答“相关知识不足”,另有20%表示“不知道买什么”。

时至今日,日本金融政策对银行储户的利益保护依然在不断地健全与强化。一方面,针对个人储户在信息获取以及竞争地位完全处于不对称的现实,日本的法律明确要求对于任何一款无风险或者低风险金融产品,银行都必须向用户作出明确而清晰的说明;另一方面,日本政府也创建了存款保险制度与储蓄保护基金两大金融“防火墙”,确保在银行遭遇破产的状况下储户能够受到尽可足够与切实的补偿。这种“护城河”式的制度安排也进一步强化了居民的储蓄选择行为,同时也使得无风险投资意识深入人心。

家庭制度的演变也是日本民众在金融资产配置上避险意识特别强烈的原因之一。日本的传统家庭制度是父权极强的直系家庭,有户主权和“家督”继承权两大支柱,其中“家督”继承权———长子继承制是日本家制度的核心,长子夫妇或与父母同住的子女是“家督”的继承者,也因此要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这种家庭构架与义务安排曾长期、有效地支持了日本家庭金融资产的蓄积。虽然后来日本政府新修订的民法否定了传统的家庭制度,日本的家庭形态开始由直系家庭向以夫妻为核心的家庭转变,家庭的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家庭金融资产也有所分散化,但随后日本便步入老龄化社会,且由于文化与生活方式的代际差异,日本子女与老人同居的家庭快速减少,而家庭的小型化一方面驱使年轻家庭为购房而储蓄,另一方面也导致老年家庭需要为养老而储蓄。

回过头看,除了泡沫经济的破灭让当时不少日本家庭承受了股票投资的损失之痛外,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一路下跌的房价更给日本民众进行了一次残酷的风险教育。上世纪80年代,房产曾一度占据了日本家庭资产的50%以上,房市也成为了不少日本人投机与追梦的天堂,只是随后持续30多年的房价阴跌让许多的投资人折戟沉沙,日本家庭也开始迅速地“去房产”,最终房产在日本家庭资产的占比缩水至目前的21%。虽然房产并不属于金融资产,但投资损失的惨重却极大地强化了日本不少家庭的风险厌恶程度,并不可避免地映射与放大到股票等风险性资产之上,进而也使得其对储蓄等无风险资产的配置更为宠爱有加。

必须强调,对金融资产品类的选择与配置只能呈现出日本家庭安全性与稳健性的投资风格与偏好,而要识别与认清金融资产背后社会财富的真实搭配与运行镜像,就有必要拆解日本家庭金融资产在不同单位以及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结构,籍此更能从中清晰地发现日本所释放出的独特社会信号。

自2005年开始,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就持续跟踪与分析国内金融资产在不同等级家庭的分布状况,并按照“纯金融资产持有额”(从存款、股票、债券、投资信托和养老保险等以家庭为单位的金融资产总额中扣除负债后得出的数值)的标准每两年公布统计结果。

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拥有5亿日元以上净金融资产的超级富裕家庭为万户,占比为%;持有1亿日元以上5亿日元以下净金融资产的富裕家庭为124万户,占比%;持有5000万日元以上1亿日元以下净金融资产的准富裕家庭有万户,占比为%;持有3000万日元以上5000万日元以下净金融资产的上层大众家庭有万户,占比为%;持有3000万日元以下净金融资产的一般大众家庭共万户,占比为%。计算发现,%的日本家庭拥有5000万日元以上的金融资产,说明金融财富更多地集中在富人手中。

野村综合研究所还计算出了各个层次家庭的金融资产总量,结果显示,顶层的超富裕家庭平均每户所拥有的金融资产比底层的一般大众家庭平均每户所拥有的金融资产量高出倍,同时富裕以上家庭的平均金融资产量比大众家庭的平均金融资产量高出12倍,说明家庭金融资产拥有量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同时野村发现,最近10年日本的富裕阶层和超富裕阶层的家庭数量及资产总额一直在增长,主要原因是这一层次的家庭更愿意冒险,而过去10年间,日本的股票与债券价格都是上涨的,其中日经225指数共计升涨%,受到影响,乐于投资理财的部分准富裕家庭变成了富裕家庭,部分富裕家庭进阶为超富裕家庭。风险理念的差异导致富裕家庭与大众家庭间金融资产增量与存量差距明显拉大。

但是,不同层次家庭尤其是富裕家庭与大众家庭之间金融资产拥有量的差别并不能说明日本就是一个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对于家庭而言,金融资产也只是整体资产的一部分,并且往往贫富差距大的国家和地区,普通家庭不仅没有金融资产,还收入微薄且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

而日本的基本事实是,90%以上的家庭已经拥有了5000万日元以下的金融资产,且日本国税厅同期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劳动者数量为5270万人,平均年收入为443万日元,其中男性平均年收入为545万日元,女性平均年收入为302万日元,当年2人以上家庭的每月消费支出平均为万日元,以夫妻双方都工作的平均年收入计算,达到3000万日元以下金融资产的一般大众家庭标准只需6年左右的时间,日本民间因此有“一亿国民皆中产”的说法,指的是普通人在日本或许不能暴富,但过上稳定有质量的生活则毫无疑问。值得注意的是,按照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判断,日本该系数长期低于,不仅在G7国家中处于尾部,甚至比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都要低,同时实际结果也表明,日本最富裕的10%的人口仅占有25%的社会财富。(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

标签:

  • 今日焦点
  • 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