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告由华经产业研究院出品,对中国乘用车空调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为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及竞争格局,把握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报告标题】2023-2028年中国乘用车空调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资料图)
【报告类型】产业研究
【报告格式】电子版、纸介版
【出品单位】华经产业研究院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
第一章 中国乘用车空调系统行业发展环境概述
1.1 世界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
1.1.1 世界汽车空调发展历史
1.1.2 全球主要汽车空调系统生产企业市场状况
1.2 中国乘用车空调系统行业发展概述
1.2.1 中国乘用车空调系统行业发展历程
1.2.2 中国乘用车空调系统市场发展变化情况
1.3 中国乘用车空调系统行业发展现状
第二章 中国乘用车空调系统市场应用分析
2.1 中国乘用车空调系统OEM市场发展规模分析
2.2 中国乘用车空调系统前装(OEM)市场品牌份额分析
2.3 中国乘用车空调系统前装(OEM)市场应用特点分析
2.3.1 外资企业主导空调系统市场
2.3.2 中国乘用车空调系统价格增长变化趋势
2.3.3 中国乘用车市场空调产品发展分析
2.4 中国乘用车空调系统所属行业进出口市场分析
2.4.1 中国汽车空调系统进出口总量分析
2.4.2 中国汽车空调系统进出口价格分析
2.4.3 中国汽车空调系统进口来源分析
2.4.4 中国汽车空调系统出口目的地分析
第三章 中国乘用车空调系统生产企业分析
3.1 法雷奥(长春、荆州)(VALEO)
3.1.1 法雷奥全球
3.1.2 法雷奥中国
3.1.3 一汽法雷奥
3.1.4 荆州法雷奥
3.2 电装(广州、天津、烟台)(DENSO)
3.2.1 电装全球
3.2.2 电装中国
3.2.3 广州电装
3.2.4 天津富奥电装
3.2.5 烟台首钢电装
3.3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3.3.1 公司简介
3.3.2 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3.3.3 公司业务布局
3.3.4 公司经营优势分析
3.4 马勒(上海、武汉)(MAHLE)
3.4.1 马勒全球
3.4.2 马勒中国
3.4.3 东风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
3.4.4 上海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
3.5 翰昂系统株式会社(北京、重庆)(HANON SYSTEMS)
3.5.1 翰昂系统株式会社
3.5.2 翰昂汽车零部件(北京)有限公司
3.5.3 翰昂汽车零部件(重庆)有限公司
3.6 空调国际(上海、重庆)(AIG)
3.6.1 空调国际
3.6.2 空调国际(上海)
3.6.3 南方英特
3.7 豫新汽车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3.8 芜湖博耐尔(BONAIRE)
3.9 三电(天津、沈阳)(SANDEN)
3.9.1 三电全球
3.9.2 三电中国
3.10 上海威乐(VELLE)
第四章 中国乘用车空调系统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4.1 中国乘用车空调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4.1.1 2023-2028年中国乘用车空调系统市场需求预测
4.1.2 2023-2028年中国乘用车空调系统行业展望及预测
4.1.3 空调售后市场空间将大有作为
4.2 中国乘用车空调系统行业产品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4.2.1 满足环保标准的绿色制冷剂成未来发展主流
4.2.2 CO2空调具长远优势、四区空调成研发趋势
4.2.3 斜盘式仍是主流、涡旋式和旋叶式具长远优势
4.3 中国乘用车空调系统进出口发展趋势预测
4.3.1 中国乘用车空调系统进出口总量预测
4.3.2 中国乘用车空调系统进出口价格预测
第五章 观点
5.1 自动空调将成未来几年汽车空调主流产品
5.1.1 自动空调比手动空调性能更好
5.1.2 自动空调因经济和政策因素发展
5.2 与新能源车相匹配的空调系统具有长远竞争优势
5.2.1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新能源车
5.2.2 与新能源车匹配的空调产业化还需解决一些问题
5.2.3 我国电动压缩机研发进展情况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